违规吃喝,主要是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违规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违反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借机大吃大喝等问题。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多地纪委监委密集通报多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暴露出"舌尖上的腐败"仍暗流涌动。区纪委监委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标尺,深挖细查违规吃喝问题,强化以案示警,持续拧紧作风建设"发条",严防歪风反弹!
01.隐形变异“吃喝局” 折射纪律意识淡薄
从通报案例看,违规吃喝呈现隐蔽化、复杂化趋势。部分党员干部以“家宴”“工作餐”为幌子,行利益勾兑之实。如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一边参加动员部署会,一边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暴露出政治意识缺失、纪法观念淡薄问题。更有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要求私营企业主在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安排宴请,如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总队长陈军多次收受礼金,带领下属接受私营企业主在私人会所安排的宴请;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福建晋江、厦门等地旅游,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
02.“吃心不改”背后 风腐交织隐患凸显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部分党员干部存在“小事小节论”错误思想,认为“吃顿饭无关大节”。然而,从查处的案例来看,许多领导干部正是在推杯换盏中违反党纪,如海南省海口市纪委监委收到某市直单位公职人员酒驾问题线索,循线深挖出与其共同违规参与私营企业主宴请的其他4名公职人员,5名公职人员均受到严肃处理。山东省招远市委原书记王彦博多次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并饮用高档酒水。经查,其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5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03.以案为鉴 筑牢思想防线
违规吃喝问题易发多发,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松动、宗旨意识弱化。据通报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远良在2013年至2022年期间先后收受礼金共计143万余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食堂安排的宴请,饮用高档酒水,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被开除党籍,暴露出权力寻租的惯性思维。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违规吃喝本质是吃‘局’”,自觉抵制“小圈子”文化,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铁规矩。各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当前,违规吃喝问题呈现隐形变异新特征,但无论手段如何翻新,都难逃纪法严惩。区纪委监委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对风腐交织问题同查同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链条,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清廉滨江建设。
相关纪法链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一百零一条 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第一百一十三条 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或者发放礼品、消费卡(券)等,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一十六条 违反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三十五条 健全培训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培训数量、时间、规模,严禁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适合采取线上方式培训的应当通过线上方式开展。
严格执行分类培训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控制培训经费支出范围,严禁在培训经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与培训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三十四条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