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管委会、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
项目序号内容及要求3月完成情况
主要预期指标7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全省首位。年度错年指标,2024年数据预计于2025年11月左右发布。截至2月,全区企业研发费用研发支出88.10亿元,同比增长5.06%。
一、致力提升技术策源力,在高水平科技供给上闯出新路
工作目标序号内容及要求当月完成情况
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8持续建强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建设。积极推动极弱磁大科学装置的概算批复工作,3月27日,项目团队按照国家项目评审中心工作指示,赴北京补充完成项目评估报告。经与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确认,按照最新核减方案重新提交初步设计报告。
10全力争取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已向工信部提交“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重点研发专项论证报告,下步将积极跟进进度。
11深化创新平台分层分类管理,建立“基础保底+绩效激励+任务保障”财政激励机制,激发释放“1+2+6+N”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效能。联动部门迭代升级科创平台分类绩效评估体系,强化科创平台成果转化能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目前已完善形成科创平台绩效评价细则,正推进实施绩效评估,会同财政局进一步完善科创平台经费保障改革方案。
12大力推进科创平台牵动的教育科技人才融会贯通,探索共建科教融合学院、产教融合学院等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开展高层次人才“双聘”改革。启动研究生联培基地建设,有序落实培养方案,重点推进招生选拔、校企联合科研项目征集及联培课程建设工作。
大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16支持科技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共同体等协同创新组织。开展2025年市级创新联合体申报意向摸排工作,联合区经信局开展摸排工作,累计摸排区内链主企业、领军企业17家,明确意向企业3家
18积极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举办创新载体培训会,制作发放企业创新载体创建条件和政策一本通,鼓励企业积极创建技术创新中心。
19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研发载体60家以上。经前期摸排、动员、培训、走访,今年申报市研发中心62家,后期邀请专家逐家上门走访评审。
20建立健全“企业出题、平台答题、市场评题”科研组织机制,支持企业联合产学研平台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力争新立项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不少于40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6.7%。完善”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召开“‘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征询意见座谈会暨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对接交流会”
21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各类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等加大向企业开放力度,赋能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组织专人深入区内科技型企业,讲解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在线服务功能、使用流程等,累计走访24家;浙大滨江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累计开放共享大型科研仪器930余台。
大力健全转化服务体系24持续优化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布局,加快海康威视智能物联产业链中试平台建设,推进白马湖CCUS中试平台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支持布局柔性制造领域中试基地。杭州市浙工大智研院行业大模型概念验证中心成功创建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摸底北航、白马湖实验室等4家概念验证中心和芯云半导体等3家拟建中试平台建设情况
25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机制,探索国资持股成果转化模式,试点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科技项目支持方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力争标志性科技成果转化5项以上。白马湖实验室"先研后股"模式助力前瞻性技术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浙江省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为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新路径。
26加快孵化器梯次培育和升级发展,推动孵化器深化加速服务功能,鼓励开展超前孵化、专业孵化等孵化模式,力争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开展区级、市级孵化器意向申报摸排工作。经摸排,10余家企业意向申报本年度区级、市级孵化器。
27大力开展“百园百校万企”等活动。目前已完成科教融合学院联招联引公告发布以及召开科教融合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与产业导师见面会。
28投用“滨创服”,力争全年实现技术交易额和新产品产值1900亿元以上。广泛宣传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政策,面向技术交易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充分挖掘技术合同潜在优质资源,确保技术合同应登尽登。截至3月底,全区技术交易额72亿元,居全市第一。
大力营造开放创新生态29积极引进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国外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设立研发中心,加快中德双向离岸孵化器、SAE低空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等国际合作载体建设运营。SAE中国低空产业创新应用研究院签约挂牌,协同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并持续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31完善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等便利化政策制度。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办理,3月新引进外国专家17名,累计已有58人在“电子社保卡”APP成功申领电子工作许可
33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研发创新平台和合作机构,主动参与国际技术联合攻关与创新应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摸底工作,累计摸排企业14家。
三、致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壮大新质生产力上作出示范
工作目标序号内容及要求当月完成情况
巩固提升产业位势能级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0%左右。2025.2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5.05%。
梯度育强优质科技企业65力争入库培育科技领军企业3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0家。2月根据省科技厅的工作安排摸排了全区43家潜力企业相关资料,3月向第一梯队16家潜力领军企业进行了调研问卷征集。
截至3月底,协同街道平台及各方力量摸排潜力新申报高企近3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