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市场,牵动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关系着民计民生。
在今年的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居民‘菜篮子’”被全体代表票选出为2020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结合“五化”提升改造,截至年底,我区将有多处农贸市场完成提升,西兴街道白鹤苑农贸市场也将在10月中旬完成装修。
白鹤苑农贸市场位于江晖南路和一号路交叉口,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来到农贸市场门口,可以看到农贸市场的招牌已经制作完成。市场内部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市场雏形已经清晰可见。
“蔬菜、肉类、水产、卤味等基本门类市场都涵盖了,还有早餐区,居民以后直接在菜场里吃早点。”白鹤苑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共有53个摊位,目前已基本完成招租。
在现场,记者看到大部分灯具已完成安装,空调、新风系统均已调试完毕。市场的装修更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市场地面采用防滑砖,卫生间均配备了无障碍设施。现场,装修工人正在仔细的打磨每个单位的转角,“不打磨的话,边角太锋利,会割到人的。”
虽然市场还在装修,但大家都知道这里要开新的农贸市场了,不时会有居民来到市场提前“踩点。”家住在白鹤苑的陈奶奶这一天就来到了市场,她提到:“在这里住了半年,附近只有小商店,没有大一点的农贸市场,买菜得去长二和湖头陈农贸市场,骑电瓶车都得20分钟。以后好了,下楼就是菜市场。”
据了解,农贸市场周围1公里范围内,共有白马湖白鹤苑、凤凰南苑、鸿雁苑、孔雀苑等多个小区,住户约10000户,居民超过2万余人。距离最近的农贸市场都有1.5公里左右的距离,附近也只有零星的生鲜商店。白鹤苑农贸市场开业后,将极大缓解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同时,长一农贸市场、东冠农贸市场也将在10月份完成全面改造工程。
除了新建的农贸市场市场,结合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提升行动,今年滨江还对多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进行提升。
“‘五化’即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区市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0月底,我区将有3家农贸市场、1家专业市场达到“五化”要求。
其中,彩虹农贸市场将在9月底完成提升。杭州彩虹农贸市场位于浦沿街道滨盛路4313号,经营面积2695平方米,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开业,是一座以“彩虹”为设计主题的智慧化品牌化农贸市场,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安全、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良好的购物体验。今年6月起,区市监局与浦沿街道等单位围绕“五化”标准,全面提升该市场服务体系。
来到该市场,公厕、残卫、服务台、垃圾房、停车场、休息区等便利设施一应俱全。市场进门处还设置了“10元理发”点,角落设置了便民服务角等。另外,市场标配的检测室可为消费者提供“你点我检”、菜品追溯、农残检测等服务,每日检测结果在市场门口的大数据智慧显示屏实时公布。
据了解,下一步,市场还将设置政务服务机,让老百姓在买菜之余就可以办理政务相关业务。
不久前,市场还拓展线上“菜场买菜”APP,线上线下联动、智能检索、在线交易。每个摊位前也设置了智慧屏幕,菜价、商户信息、支付方式集成一体,屏幕数据还直接上传系统,后台可以进行人流分析和营业交易额等大数据分析,帮助市场做到智慧管理。
另外,在市场原有的就餐区、休息室等便民设施的基础上,市场还设置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设施服务。作为“五化”提升的一部分,市场在已有的运营管理组织构架与制度体系上,还完善了的农贸市场基本管理制度,日常管理长效化、规范化。例如设立纠纷调解室,消费投诉及时处理和后期跟踪回访。文明规范经营和食品安全工作,较好地保障了市场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利益。
农贸市场是一个城市的“细枝末节”,也是观察城市环境优劣的窗口,在提升城市品位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到2021年年底,我区将实现全区6家四星级农贸市场和专业化市场“五化”全覆盖,3家三星级农贸市场达到80%覆盖。
小小菜市场,牵动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关系着民计民生。
在今年的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新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居民‘菜篮子’”被全体代表票选出为2020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结合“五化”提升改造,截至年底,我区将有多处农贸市场完成提升,西兴街道白鹤苑农贸市场也将在10月中旬完成装修。
白鹤苑农贸市场位于江晖南路和一号路交叉口,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来到农贸市场门口,可以看到农贸市场的招牌已经制作完成。市场内部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市场雏形已经清晰可见。
“蔬菜、肉类、水产、卤味等基本门类市场都涵盖了,还有早餐区,居民以后直接在菜场里吃早点。”白鹤苑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共有53个摊位,目前已基本完成招租。
在现场,记者看到大部分灯具已完成安装,空调、新风系统均已调试完毕。市场的装修更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市场地面采用防滑砖,卫生间均配备了无障碍设施。现场,装修工人正在仔细的打磨每个单位的转角,“不打磨的话,边角太锋利,会割到人的。”
虽然市场还在装修,但大家都知道这里要开新的农贸市场了,不时会有居民来到市场提前“踩点。”家住在白鹤苑的陈奶奶这一天就来到了市场,她提到:“在这里住了半年,附近只有小商店,没有大一点的农贸市场,买菜得去长二和湖头陈农贸市场,骑电瓶车都得20分钟。以后好了,下楼就是菜市场。”
据了解,农贸市场周围1公里范围内,共有白马湖白鹤苑、凤凰南苑、鸿雁苑、孔雀苑等多个小区,住户约10000户,居民超过2万余人。距离最近的农贸市场都有1.5公里左右的距离,附近也只有零星的生鲜商店。白鹤苑农贸市场开业后,将极大缓解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同时,长一农贸市场、东冠农贸市场也将在10月份完成全面改造工程。
除了新建的农贸市场市场,结合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提升行动,今年滨江还对多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进行提升。
“‘五化’即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区市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0月底,我区将有3家农贸市场、1家专业市场达到“五化”要求。
其中,彩虹农贸市场将在9月底完成提升。杭州彩虹农贸市场位于浦沿街道滨盛路4313号,经营面积2695平方米,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开业,是一座以“彩虹”为设计主题的智慧化品牌化农贸市场,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安全、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良好的购物体验。今年6月起,区市监局与浦沿街道等单位围绕“五化”标准,全面提升该市场服务体系。
来到该市场,公厕、残卫、服务台、垃圾房、停车场、休息区等便利设施一应俱全。市场进门处还设置了“10元理发”点,角落设置了便民服务角等。另外,市场标配的检测室可为消费者提供“你点我检”、菜品追溯、农残检测等服务,每日检测结果在市场门口的大数据智慧显示屏实时公布。
据了解,下一步,市场还将设置政务服务机,让老百姓在买菜之余就可以办理政务相关业务。
不久前,市场还拓展线上“菜场买菜”APP,线上线下联动、智能检索、在线交易。每个摊位前也设置了智慧屏幕,菜价、商户信息、支付方式集成一体,屏幕数据还直接上传系统,后台可以进行人流分析和营业交易额等大数据分析,帮助市场做到智慧管理。
另外,在市场原有的就餐区、休息室等便民设施的基础上,市场还设置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设施服务。作为“五化”提升的一部分,市场在已有的运营管理组织构架与制度体系上,还完善了的农贸市场基本管理制度,日常管理长效化、规范化。例如设立纠纷调解室,消费投诉及时处理和后期跟踪回访。文明规范经营和食品安全工作,较好地保障了市场的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利益。
农贸市场是一个城市的“细枝末节”,也是观察城市环境优劣的窗口,在提升城市品位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到2021年年底,我区将实现全区6家四星级农贸市场和专业化市场“五化”全覆盖,3家三星级农贸市场达到8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