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务专题专栏“六稳六保”专题工作动态
阳光政务专题专栏“六稳六保”专题工作动态

这个四方共建的基地,有温度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滨江发布 发布时间:2021-03-22 11:26:09

3月16日,滨江区医务社会工作共建基地正式揭牌。17日,“仁心所向,爱满滨江”杭州市滨江区2021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滨江区医务社会工作共建基地启动仪式举行。省市民政部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副区长陈健参加活动。

滨江区医务社会工作共建基地签约并启动

滨江区医务社会工作共建基地

点击播放视频

滨江区医务社会工作共建基地是由杭州市滨江区民政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浙江心基金慈善基金会打造的全省首个四方共建实体化服务平台。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预防、缓和和解决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医务社工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社会关怀的中间纽带,通过开展面向广大患者的医务社工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人文关怀,进一步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jpg 5.jpg

导师、医务社工聘任仪式

6.jpg 7.jpg

《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四叶草”儿童医务社会工作项目

“四叶草”儿童医务社会工作项目

点击播放视频

长河街道社工站作为滨江区“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试点先行工作站,经过前期多方的探讨研究,发布“四叶草”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确立由“患儿社区康复支持计划”“家长社区互助计划”“医务志愿者提升计划”“医护工作人员社会支持计划”四方面儿童医务社工服务计划组成的“四叶草”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患儿社区康复支持计划”

服务对象:病患儿童

1.个案管理,建立和跟进患儿社区康复档案信息;

2.社区康复,链接辖区的医疗资源对其进行康复延续;

3.服务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患儿能够在同辈群体中融合;

4.困难帮扶,为困境家庭、残疾儿童提供物资金、物品、服务等方面援助。

2、“家长社区互助计划”

服务对象:主要为患儿家长

1.建立患儿家长支持小组,线上线下结合,组建同类患病风险的社群,开展互助小组,提供经验支持、情绪辅导及社区互助;

2.建立“家长学校”的学习模式,为患儿家长及有需求的家长提供精准化育儿科普。

3、“医务志愿者能力提升计划”

服务对象:儿童医务志愿者

1.为儿童医院招募更多的社区志愿者,让更多的热心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医务工作的奉献中来;

2.开展医务志愿者的能力建设,除日常的工作知识、医务常识外,更多地开展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发展方向等培训内容。

4、“医护工作者社会支持计划”

服务对象:儿童医院的医护工作者

1.医护工作者的减压小组,以小组方式来帮助医护工作者减轻自身压力,适应在医院中的工作节奏,提升自己,获得成长;

2.医护工作者的社会交往活动,通过辖区单位、企业、社区等公益活动资源,为其在繁忙工作之余提供学习、娱乐、相亲、交友、公益等方面的服务,扩大社会交际圈和知识面;

3.轮岗轮训,增添医务社工服务力量。让社区持证社工以轮岗轮训的方式进入儿童医院开展服务,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社工的技能和水平。

“护佑童馨”科普基地

点击播放视频

3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佑童馨”科普基地落地长河街道社会工作站。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10余名专家坐诊长河街道社会工作站,为辖区居民开展名医义诊、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儿童医疗辅导互动体验活动。这是浙大儿院与长河街道社区工作站“医社”合作试点的开端,为医务共建基地的落成与发展打响“前哨战”。

首个“护佑童馨驿站”落地省儿童医院辖区内的钱潮社区美好生活共同体,为前来就医的儿童和家长提供一个等候、休憩、喘息、咨询的场所,并配套开展针对儿童群体的心理关怀、兴趣培养、学习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驿站积极链接辖区社会组织、企业、基金会等资源,为本地和外地的困境患儿家庭提供资金、物品、服务等方面的援助,缓解其燃眉之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