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宏委员:

您在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滨江历史文化老街重塑的建议”已转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提案非常好。提案中通过对现状调查分析,实事求是地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滨江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现存大运河西兴过塘行码头(西兴老街历史文化街区)、萧绍海塘、长河老街历史街区等各级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见证着曾经的繁华。为确保各级文保单位得到有效保护,我们会同市级部门先后编制了《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用地保护规划》、《杭州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西兴老街》、《杭州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长河老街》、《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所有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多年来,政府各部门按规划要求严格控制涉及文物的各类建设活动,目前,很多社区(村)都进行了整村拆迁,在拆迁过程中,列入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名录的建筑均得到了保留。

一直以来,我们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修缮保护及日常维护工作,先后完成西兴过塘行码头遗产点保护工程,长河农民协会修缮工程,古资福桥修缮工程,光裕堂小厅、河斗9#、10#等历史建筑修缮工程。2017-2018年开展西兴、长河小城镇整治工程,通过一系列项目的推进,大幅提升西兴、长河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周边功能性设施配置,改善环境秩序整治,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近年来,我区在西兴老街、长河老街推进智慧消防安装工程,目前对老街范围内文物、历史建筑进行了全覆盖,特别是西兴老街智慧消防、安防提升改造运营服务工程及老街微型消防站建设,对老街范围内710户住户进行了安装,实现了机防和人防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火灾预警防控能力及火灾处理能力。

为了滨江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我区积极挖掘文脉历史,开展文化史料的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滨江区历史文化丛书》、《钱江诗词选》、《来氏与九厅十三堂》、《长河史迹寻踪》、《西兴历史故事》、《西兴古今诗词集》等书籍,真实记录了滨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街道、社区组织开展“闹元宵”、“编灯笼”、“放河灯”等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活动,保护了街区传统的民俗民风,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文化韵味。

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严格执行保护规划。

一直以来“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国家、省、市政府反复强调城市更新中,禁止没有依据的重建与仿制。浙江省、杭州市也先后出台相关条例文件,用以规范开发建设行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长河、西兴老街的定位与开发,考虑到启动开发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确权、过渡、安置等问题,区委、区政府确定将以审慎的态度、长远的眼光对待西兴、长河历史老街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同时严格执行各类专项保护规划,为老街的全面保护和开发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日常管理。

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网格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巡查,做好违法建设的预防、控制及查处工作。通过日常巡查一方面对房屋安全进行检查;一方面向保护责任人介绍、宣传保护政策、保护理念和保护知识;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保护责任人依法落实保护措施。

三、继续做好修缮工作。

以保护、发展、惠民为出发点,切实做好街区的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及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加强修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确保修缮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恢复原有历史风貌。

四、加快推进襄七房、长二历史文化保护区块开发建设工作。

襄七房、长二历史文化保护区块是西兴、长河老街范围外我区重点历史文化风貌区,自2016年以来通过反复的论证最终确定了项目的定位——通过保护修缮历史建筑,适度开发建设配套建筑,提升片区功能与活力,达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赢的目的。目前项目已在启动阶段。该项目的建设是我区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一种尝试,将为西兴老街今后的开发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

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滨江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

2022年4月17日

提案内容:政协提2006-关于推进滨江历史文化老街重塑的建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