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河、泽河是流经长河老街的两条河流,“槐”和“泽”音通本地方言的“横”和“直”,横着串联起白马湖、冠山、乳泉等文化地标,直着展示了长河从劈波飞渡到奋进蝶变的8000年历史脉络。
现如今,两河之水又注入了奋勇争先、创新创业、最美文化的时代精神,绽放出更为强大的磅礴力量,江南槐市、千年老街也在历史长河中再现光华。
长河老街
2022年,长河老街一期开发完成,开出民生区、匠心区、休闲区和艺术区四大区块业态,打造一个新的“江南槐市”,展现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唤醒逐渐消失的老街记忆。
一期在长河老街以泽街南北走向,槐街东西走向的“丁”字形基本格局基础上,主打历史文化街区,有“九厅十三堂”、革命历史纪念馆、乡贤馆等文化遗存可供游览,商业布局以“小而精、小而美”的咖啡馆、艺术空间,文创零售等极具文艺气息的店面。
继长河老街一期后,二期保护开发工作也于今年正式开展,二期在主街基础上,围绕“古镇+老字号+直播”,共建创新发展的历史街区,形成独具长河韵味的“文化+消费”的文商旅模式,补充泽街口、天官路、大河沿等商业氛围,业态上主打餐饮、文化创意零售与工作室(书店、手工匠人制作、体验等)、展览展示(摄影、生活美学等),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如今,“槐市盛景、诗礼迎门、山泽遗韵、竹荷双清”4个景点改造以及路面提升已经完成,长河老街将再现“江南槐市”的风貌,张开怀抱迎接八方宾客。
通过老街的“时光之门”,我们还可以走进滨江的“新潮地”——天官文创园,在这里感受长河的变迁繁荣。
改造后,长河老街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又融合了十足的市井烟火,游客们可以再度看到诗中“一村桑柘长河里,小市槐荫暑不侵。旅客经过聊息足,好依树下听蝉琴。”的老街景象。
长河老街通向天官文创园的“时光隧道”
在长河老街,除了可以看到不同的宝藏店铺,还留存着千年历史文脉和长河人的集体记忆。
结合长河老街二期开发,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也焕新归来。完成提升改造后,展陈空间进一步拓展,解决了线路老化、房屋积潮、展陈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于近日正式开馆,与槐花深处(共享空间)、槐乡馆(乡贤馆)形成文化矩阵,全方位展示了长河红色文化、来氏文化、古建文化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街道还依托来氏文化研究会资源,从异地购置了长河最后一个举人—来鸿瑨的作品集《绿香山馆诗草》木刻本,成为长河乡贤馆重量级收藏。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泽街28号艺术空间看到不同主题的艺术作品展陈,在其中体验到现代艺术与传统民居碰撞产生的火花。泽街28艺术空间是2022年建立的独立艺术展览和艺术实验空间,以推动艺术展览策划与实验性创作,同时亦兼具艺术教育功能。
革命历史纪念馆
扩容变靓的老街还将开展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展现老街韵味。
5月,街道举办了“长河耕读文化节”,解析了长河来氏与耕读文化之渊源,将历史书香融于艺术,讲述独属于长河的耕读故事;9月,结合长河老街二期改造提升项目,“长河槐市”——燃情亚运 古韵中秋主题活动正式启动,通过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和传统文化展示,展现长河老街焕新的独特魅力和高新区(滨江)城市文化脉络。
街道还着重打造“长河头”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多彩槐花里 文韵长河头”系列活动,通过推出囊括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等多种形式活动,着力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槐花深处文化共享空间等文化阵地,街道持续开展“迎亚运,展风采“状元大比拼”“宋韵花艺”等多种特色主题活动深入展示长河文化,通过一系列线下落地活动,打造老街文化名片。
越剧经典折子戏表演
偷得浮生半日闲,千年老街信步游。历经岁月浮沉,老街光华依旧,古与今,在此交汇融合,凝萃在每一片青砖黛瓦、每一条石板古道中,勾勒出充满记忆的江南槐市。风从老街起,直吹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