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映着钱塘江波光的高楼大厦里,工程师们用一个个代码输出“中国智造”;在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厂房中,科研人员聚精会神研发创新——这是“国际滨”的一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每天都在这里孵化诞生。不止于创新,杭州高新区(滨江)同样善于传承,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产城人融合,打造出具有标识度的新样板。

近200个企业园区、7万余家经营主体,平安创建与这些企业和员工密不可分。聚焦企业园区劳资纠纷较多、专业性要求高等需求,滨江区建立了企业园区综合治理微中心。

长河街道华业科技园有260余家入驻企业、7000余名员工。园区随处可见平安宣传画、平安长廊,在一面园区引育企业Logo墙的正中央位置,是“华业科技园治理中心”的招牌。“对园区和企业来说,平安最重要。”园区办公室主任汪兴东由衷地说。街道的“一长二员”最小治理单元经验被运用到企业园区:园区企业管理人员轮值担任楼宇楼道长,园区物业服务人员担任平安护航员,园区运营服务人员担任驻企联络员。搭建“园区治理中心—园区网格—楼宇街道”三级议事平台,日日有讨论、周周有会议、月月有培训,园区治理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面对劳动纠纷较多、专业调解力量不足的现状,滨江区在全省首创企业HR调解联盟,将精通劳动法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43家大中型企业HR纳入调解员储备人才库。从事党群企业文化工作10年的吴婷是税友集团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也是HR调解联盟成员。三年来,她成功调解案件300余起,涉及金额数百万元,维护了数百名滨江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平安隐患消除在园区、零距离服务企业在园区,园区版“枫桥经验”之于高新区(滨江),既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动诠释,也是产城人“三态融合”的创新实践。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夏剑兵:以护航亚运为核心 不断续写平安建设新篇章

《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是我省平安建设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规。我们将以护航亚运为契机,以《条例》宣贯为抓手,坚决扛起主场的担当和使命,不断续写平安建设新篇章。

多维度宣传,全域提升知晓度。以《条例》学习“五进”为抓手,推动“平安法治直通车”入企入园,针对青年群体特征,开展“平安夜市”等“错峰”宣传活动,确保入心入脑,不断强化群众法治思维和平安意识。

多维度发动,全力提升参与度。探索创新“法律服务进园区、平安创建在园区、矛盾纠纷不出园区”的新时代枫桥式园区治理模式;持续完善以楼道长、平安员、信息员为主体的“一长二员”机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隐患排查、平安巡防等工作,形成平安护航强大合力。

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满意度。以“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提升年”为载体,推进平安护航十大攻坚行动,起底各类风险隐患,抓好行业专项整治,实现治安、交通、消防等领域平安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