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教育国际交流的品牌活动,2024年浙江-印第安纳州STEM项目化学习课程平移专题研修活动于7月7日在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再次启动。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指导,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中教育联合发展协会、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和浙江省杭州湖畔学校承办。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教育研究者,以及来自全省100余位中小学教师参加活动。
这是继浙江—印州STEM课程平移项目中断四年后的重启,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师研修活动,具体通过学生项目学习、教师实践研修、学校跟进实验等环节,组织教师在研究解构美方教师指导学生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继而回校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蓝晶晶发表讲话。她表示,浙江高度重视中美人文交流,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深挖合作潜力,实现合作共赢。今年上半年就与美国专家学者开展过项目化学习研讨会、STEM创新教育及人工智能研讨会、中美长三角科学教育研讨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亮点。
蓝晶晶处长希望本次活动能不断推进STEM项目化学习教育,为浙江教育的发展助力。同时,她就涉外纪律和外事礼仪作了强调。她表示,外事无小事,每一个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都代表着浙江教师和中国教师的形象。在培训期间,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注意外事礼仪。
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致欢迎辞。她介绍了滨江区以国际化视野促成开放办学,以特色化项目造就学校品牌,以集团化建设实现优质均衡的工作概况,并鼓励滨江区中小学要持续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精品课程开发,让项目化学习融入教学教研、校园生活,成为推动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美方代表,美中教育联合发展协会于佳首先对项目的重启表示祝贺,对新研修方案将带来的挑战充满期待。她希望参与研修的老师们带着“不知道”和“想知道”,做一回学生,重新体验学习的过程,从另外一个视角来体验,来观察和设想学生在班级里的需要。她也希望美方老师能在活动中与中国同行有更多的学习与交流。
高新区(滨江)教育研究院洪优萍就本次STEM项目化学习课程的研修组织、过程安排、任务要求、学习评价与纪律规定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同时,她具体阐述了本次研修的学习方式,一是观察学习,基于案例体领项目化学习的要素策略;二是迁移学习,设计项目策划学校跟进实验计划。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中小学教学改革三十年的发展线索,作通识讲座《探寻学习机制之变——PBL的观察体验与建构》。他希望广大学员要有“学生的体验者”“项目的设计者”“工作的推进者”这三重角色的观察思考,研究酝酿今后的学习之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与真实世界对话的能力。滨江区以特色化、集团化、国际化为抓手,全力打造“教育硅谷”品牌。为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交流,不仅鼓励教师们通过研学交流等方式走出国门,更积极引入国际教育资源,为浙江省的师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能够不出国门就享受到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将由12名美方教师带领滨江孩子们全方位浸润式体验全英语项目化学习,帮助孩子们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期待本次活动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