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学技术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切实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科技工作相结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依法行政

1.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专家评审制度、法律顾问咨询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把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平竞争审查等确定为局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必经程序,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定期清理并及时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2.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依法主动公开信息,在滨江区政务服务网及时发布依法行政工作信息,及时完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的填报工作。全年主动公开组织机构信息、法规文件、科技信息、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建议提案等五大类的政府信息。

3.坚持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为局政府法律顾问,及时更新完善法律顾问信息系统。由法律顾问对局拟制定的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本局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全年收到法律顾问意见55条,包括审改协议32份,审查行政机关出具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文件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并计6份,文件审查7件。内容涉及共建合作、研究院管理、政府采购、活动承办、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归属与转化、历史遗留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政策等多个领域。

(二)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塑造发展优势

1.强化执法制度规范。区科技局全体在职在编人员9名,持证率100%。严格按照省市局确定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及时同步更新现有执法人员执法证在大综合一体化系统持有情况,确保并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与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业务培训,以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能力,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2.推进高新区条例修订。《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修订)》被列为2024年市政府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在高新区发展目标、管理体制、充分赋权、先行先试、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用地保障、免责容错、实施细则等方面,总结提炼出针对性条款,高质量完成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

3.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截至目前,产业资金合计兑付资金2.25亿元,涉及企业320余家次。修订迭代原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正式印发《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 政府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意见》(杭高新〔2024〕10号),从企业孵化、成长、研发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推进企业创新创业。

(三)加强法治学习教育,浓厚法治氛围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理论学习,落实学法制度,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法治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强化全局依法行政意识。

2.开展科技普法宣传。以科技周、科普周为契机,宣传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引,宣传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科技法律。充分发挥基层科普设施的作用,利用3个街道70个社区、企业和学校现有科普宣传栏、LED宣传屏等载体不定期更换法制宣传主题内容,通过张贴、播放相关的宣传资料,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向居民传达法治宣传的重要性。“高新区滨江科技科普”公众号不定期推送法制宣传内容,进一步提升公民法制素养,推动法制建设入脑入心。

3.举办法律政策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和服务主体全面解读科技创新政策文件,送法到企业。强化凝聚“滨创荟”品牌建设,规范品牌活动举办要求,统筹推动区内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等各类创新主体累计开展各类线下交流活动296场,服务10500企业/人次,荣获各类媒体报道130余次,获得广泛好评。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区科技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学习研究不够深入透彻
       当前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存在表层化、碎片化隐忧。 突出表现为:部分人员停留于“完成学时”的机械达标,对核心要义的系统把握显薄弱;对思想体系的认知完整性不足,理论武装亟待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应作为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应将其列为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学习重点课程,推动广大干部深刻领会。
     (二)法制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法律法规培训存在学用脱节、实效弱化的问题。 部分人员法治意识基础仍需巩固,少数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与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存在落差。学习内容呈现结构性偏差,过度侧重业务关联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性法律疏于掌握应用。整体上,法律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融合深度、自主驱动力亟待提升。
     (三)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法律顾问在规范性文件核验、重大契约审查、复议诉讼应对等专业场景的效能尚未充分释放。 亟需激活其“法治智囊”功能,通过全周期渗透、立体化介入、多维度赋能模式深度参与行政决策:在政策酝酿期前置风险筛查,在缔约过程中嵌入合规控制,在争议解决时提供策略支撑,以此助推决策机制向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三维协同演进,系统性涵养依法行政生态。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落实关于法治滨江建设决策部署,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相关实施办法,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法、用法、普法、执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利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全局大会等活动组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文件,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信访工作条例》《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区科技局将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内容,持续推进科技系统法治建设。

(一)加强法治政府组织建设

建立主要负责人领衔推进机制,以不断补齐补好“短板”,提升依法行政和政府治理能力为目标,动态完善制度规范,确保制度供给与改革发展同步。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情况报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等,提升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水平。

(二)巩固法治建设基础性工作

全面实施重大行政决策清单动态管理,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决策专家库,构建"技术可行性+法律合规性"双维论证体系,深度应用《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落实专家论证与风险评估双前置程序,提升合法性审核效能,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活动中违规行为的监管,做好行政检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聚焦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创新开设"科技决策法律风险防控"专题研修班,将技术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实务课程纳入党政机关学法必修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强化依法履职意识。进一步抓好对法治政府相关文件的学习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依法执政、法治政府建设的观念和自觉性。开展创新政策培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和载体,不断加强对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平台、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2025年,区科技局将紧扣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脉搏,让依法行政贯穿于科技工作各环节,以法治之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