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登《“阿中文化交流的桥梁”》,将目光聚焦杭州第二中学领办的迪拜中国学校,介绍学校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阿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
迪拜中国学校创办于2020年,是首所海外全日制中国学制基础教育学校,已成为在阿联酋展示中国教育形象的一张金名片。学校致力于培养“中国心灵、国际视野、迪拜特质”的华侨华人子女,凝心铸魂、增进认同,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积极贡献力量。
迪拜中国学校的援派教师中,也有一些来自滨江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精彩故事。
董如意:用歌声传唱中国文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悠扬的歌声响彻阿联酋迪拜中国学校的礼堂,这是董如意老师指导的迪拜中国学校学生合唱团在迎新春庆典上的精彩演绎,唱出了全体师生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董老师始终坚持在海外教育第一线,除了在课堂上引领孩子们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还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融入迪拜当地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努力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在Majid Al Futtaim集团举办的中国农历新年官方庆典活动中,孩子们以响亮饱满的歌声演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昂的国歌声回荡活动现场的每一寸空间。在迪拜大学、沙迦大学,董老师带领孩子们用中阿英三语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吸引了现场不少外国观众,赢得阵阵掌声。2025阿联酋华侨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上,董老师高歌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竺柏明:让中华传统文化扎根。
为和异国他乡的孩子们共同欢庆春节,竺柏明老师的班级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冷餐会,大家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中华传统美食。饺子、春卷、汤圆等摆满了餐桌,香气四溢,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着春节的习俗和故事。很多孩子制作了灯笼、对联装扮教室,来自塞尔维亚的Mihaela同学还亲手制作了脸谱挂饰送给老师和同学。竺柏明老师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邹晓珍: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
援派自滨江实验小学的邹晓珍,在迪拜春节期间,邹老师就化身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擅长书法和国画的她作为迪拜中国学校的老师代表参加当地很多学校的文化交流。
邹老师在university of sharjah(沙迦大学)举办的共同庆祝中阿建交40周年的文化交流盛典,用娟秀的小楷为老师和同学们写下一个个中文的名字,让大家爱不释手。除夕,邹老师走进了当地的Nord Anglia International School(迪拜诺德国际学校)进行中国年的文化交流活动,团扇、对联、小书签、中国“福”,无不传递着中国的国风元素,彰显着温文尔雅的中国气质,听着不同脸孔、不同肤色的孩子嘴里说着“I love China!”,邹老师说:“自己能为中阿友谊的发展付出一点点力量,我倍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