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23年5月,《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号)在全市率先出台。2025年初,杭州“六小龙”如 DeepSeek、宇树科技等的出现,为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政策目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加快推进“一园三谷五镇”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高地,制定本意见。

三、制定依据

1.《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规〔2022〕199号);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工信部科〔2023〕193号);

3.《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65号);

4.《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40号)。

四、主要内容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的若干意见》(杭高新〔2025〕9号)从研发创新、要素保障、行业应用、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提出22条政策。

(一)研发创新

第1至5条分别从关键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软件开源、具身智能创新主体、具身智能创新平台、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创新五个方面给予支持。

亮点:第2条 支持人工智能软件开源

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分档奖励给予单个开源主体,支持其开源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第三方算子库、模型、智能体和集成开发工具。

(二)要素保障

第6至9条分别从“算力券”、“语料券”、“模型券”和“创新券”四个方面给予支持。

亮点:第6条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算力券”,突破了仅补助国产智算的限制,对非国产和国产智算都有相应力度支持。

亮点:第7条 降低语料使用成本

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不仅支持数据交易平台,还支持其他可信数据空间。

亮点:第8条 鼓励模型开发交易

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模型券”,不仅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还支持深度合成服务算法。

(三)行业应用

第10至13条分别从拓展智能应用场景、培育人工智能标杆企业、人工智能服务商和评定“数智优品”四个方面给予支持。

亮点:第10条 拓展智能应用场景

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入选省市应用场景标杆项目、示范应用场景。

(四)产业生态

第14至22条分别从中国数谷、人工智能模力社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优质企业引育、网络安全保险、高水平交流活动、多元化投融资和人工智能专家智库九个方面给予支持。

亮点:第14、15条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集聚

以中国数谷和人工智能模力社区为示范集聚区,提供房租补贴支持和创新资源服务。

亮点:第16、17条 加强人工智能人才服务

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给予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最高2000万元创业支持及最高2000万元金融支持,给予具有重大技术能力的核心团队。

亮点:第18条 支持优质企业引育

最高5000万元的资金补助给予带动性强、具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领作用的项目。

五、适用对象

1.本意见适用于依法注册经营并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制度健全、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以及专业公共服务机构。

2.申报对象应诚信状况良好,近三年无失信行为记录。

六、注意事项

1.同一产品、项目、标准获得多项资助(奖励)的,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进行资助(奖励)。同一奖项已作资助(奖励)的,晋升后补足资助(奖励)差额部分。

2.本意见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三年。原《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号)同时废止。

七、关键词解释

1.算力券

算力是指处理数字信息的计算能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申报主体租用人工智能算力资源(不包括存储、网络,安全等其他服务),在政务应用、生产制造、城市治理、社会民生、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模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可获得算力券补贴。

2.深度合成服务算法

深度合成服务是指应用深度合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技术,是指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

八、政策对比

新政策:《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的若干意见》(杭高新〔2025〕9号)

原政策:《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杭高新〔2023〕5号)

新政策

原政策

不同点

(一)支持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支持申报国家、省、市专项攻关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及“揭榜挂帅”项目,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

支持关键技术研发。鼓励针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开展研发攻关,支持申报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人工智能专项,对入选项目,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入选省数字经济重大科技专项的人工智能项目,按规定给予支持。

新政策:补助上限提高至5000万元,支持更多项目类型。

原政策:仅支持市专项,上限500万元,支持范围较窄。

(六)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算力券”,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对租用纳入算力合作伙伴名单企业的智能算力开展人工智能模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场景应用的企业,经评审,按不超过上一年度实际租用算力结算费用的30%(非国产人工智能算力)或60%(国产人工智能算力),给予单家企业最高2000万元补助。(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降低算力服务成本。鼓励使用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按照服务合同金额的50%给予算力补贴,单个主体年度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新政策:对非国产和国产智算都有相应力度支持,且单家企业补助上限提高。

原政策:仅支持国产智算。

(七)降低语料使用成本。每年安排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通过数据交易平台或可信数据空间购买非关联方语料进行大模型研发和应用的企业,经评审,按照不超过合同金额的30%,给予单家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资助。(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支持高质量数据集公开交易。鼓励企业或机构将用于人工智能相关研发的高质量数据集接入数据公开交易平台,数据集被超过3家区内非关联企业调用的,经认定,按该数据集单次流通收益的10%给予奖励,单家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100万元。

新政策:不仅支持数据交易平台,还支持其他可信数据空间,且单家企业资助上限提高。

原政策:仅支持数据交易平台。

(八)鼓励模型开发交易。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模型券”,促进人工智能模型交易应用。支持模型合规备案,按省市有关政策给予配套奖励。对采购并依托经备案的深度合成服务算法或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模型服务、智能体开发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良好成效的企业,经评审,按不超过上一年度交易结算费用的30%,给予单家企业最高2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鼓励基础模型开发。鼓励开发具有较强功能泛化能力,满足多场景识别要求,可为下游应用开发提供预训练的基础模型,对于实现一定规模商用的,经认定,给予一年内不超过10P的专属算力资源奖励。

新政策:新增“模型券”,最高200万元资助,支持模型交易应用。

原政策:仅支持基础模型开发,奖励类型为算力资源。

(十六)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滨创新创业,在“5050政策”“青链”行动中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对具有重大技术能力的核心团队免评直认,创业启动资助提档,给予最高2000万元创业支持及最高2000万元金融支持。对入选“人工智能专项”的项目,给予实验设备场地、算力服务供给等支持。(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

(十七)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实施人才工程遴选,加强高端人才招引力度,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加大人才授权力度,每年安排50%左右市级人才授权名额,加大区级人才授权支持。支持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建立人才流动共享“绿色通道”。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实训基地,联合高校、科研平台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区科技局、区人力社保局)

加强人才生态建设。支持科研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在 “5050”计划中,突出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遴选支持。对于达到条件的,参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推进天堂硅谷人才行动的实施意见》给予支持。

新政策:新增“人工智能专项”,最高2000万元创业和金融支持。顶尖人才最高1亿元资助等

原政策:仅支持人才团队培养和引进,无高端人才资助。

(十八)支持优质企业引育。大力引育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新势力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对带动性强、具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领作用的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资金补助,用于支持企业办公生产、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扩大投资等,并给予发展空间保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加强企业招引培育。新引进(含增资)人工智能项目,经审核,给予租用研发、办公、生产经营用房房租补贴支持。加快培育一批本土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实施“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

新政策:新增对引领项目最高5000万元补助。

原政策:仅提供房租补贴等支持。

(二十)支持开展高水平交流活动。围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赛事、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等活动,经认定,给予主办方实际发生费用50%的补助,单个活动最高补助100万元,补助期限最长为 3 年。(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支持建设产业组织,鼓励开展高水平交流活动。支持建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协会等行业组织,支持建立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等专家智库,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对人工智能项目进行评审、评优。鼓励举办人工智能高端峰会、论坛活动,经备案,给予承办方50%的场租费补贴,单次补贴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新政策:补助范围扩大到实际发生费用。

原政策:补助范围为补贴场租费。

(二十一)加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设立人工智能领域创投基金、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机制,打造“耐心资本”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对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研发基础大模型、行业垂域大模型的企业,根据企业贷款利率分档给予不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的50%利息补贴,贴息金额不超过企业支付给银行利息的50%,且单个企业贴息金额每年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中小微企业发展。

新政策:设立创投基金,提供利息补贴,最高100万元。

原政策:仅推动基金支持,无利息补贴。

九、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展和改革局

解读人:曾阳(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联系电话:0571-895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