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集团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首批“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本次案例为工信部和生态部首次征集并发布,全国共19家企业入选,吉利汽车是全市唯一入选企业。
早在2022年,吉利汽车集团就考虑将“节水节电减废”纳入年度目标,《浙江省“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指南》的印发恰好为其提供了指引,以“无废工厂”建设来推动集团工厂的固废规范化、减量化管理,同时盘活了各工厂的固废管理和危废减量工作,初有成效。
2022-2023年,吉利汽车新开发产品的可回收率达到97%,在原料端,零部件使用源于塑料瓶、植物秸秆的可再生材料,金属板材添加15%以上的循环钢、25%以上的循环铝等。在生产端,开发一批降废工艺,两年来开展降危废项目60余项,单位产品危废产生量从2021年的13.7千克降低到7.6千克。仅去年一年减少产生1.01吨危险废物,节约制造费用2510万元,提升一批原辅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吉利汽车致力于构建“无废”供应链评价体系,将供应商准入环节纳入量化评价体系,日常则通过线上培训将相关经验技术共享给供应链伙伴,有效提升供应链的节能减排能力,实现供应商一般固废减少14557吨,危废减少4218吨。
在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吉利汽车结合集团“无废”经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无废”工作,逐步实现了“零废水排放、零有害物排放、零废物填埋”的三零绿色循环目标,成功建设成行业首家“无废集团”。
吉利汽车“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的成功,折射出了滨江区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滨江区通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开展“无废集团”建设,不断推向纵深,由面上覆盖推向具体细胞的优化创建,由企业推广至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
接下来,滨江区将持续以“无废”理念为总牵引,以“无废细胞”建设为重点,以“一区一品”培育为抓手,实现“无废城市”建设跃升增效,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近日,吉利汽车集团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首批“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本次案例为工信部和生态部首次征集并发布,全国共19家企业入选,吉利汽车是全市唯一入选企业。
早在2022年,吉利汽车集团就考虑将“节水节电减废”纳入年度目标,《浙江省“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指南》的印发恰好为其提供了指引,以“无废工厂”建设来推动集团工厂的固废规范化、减量化管理,同时盘活了各工厂的固废管理和危废减量工作,初有成效。
2022-2023年,吉利汽车新开发产品的可回收率达到97%,在原料端,零部件使用源于塑料瓶、植物秸秆的可再生材料,金属板材添加15%以上的循环钢、25%以上的循环铝等。在生产端,开发一批降废工艺,两年来开展降危废项目60余项,单位产品危废产生量从2021年的13.7千克降低到7.6千克。仅去年一年减少产生1.01吨危险废物,节约制造费用2510万元,提升一批原辅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吉利汽车致力于构建“无废”供应链评价体系,将供应商准入环节纳入量化评价体系,日常则通过线上培训将相关经验技术共享给供应链伙伴,有效提升供应链的节能减排能力,实现供应商一般固废减少14557吨,危废减少4218吨。
在全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吉利汽车结合集团“无废”经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无废”工作,逐步实现了“零废水排放、零有害物排放、零废物填埋”的三零绿色循环目标,成功建设成行业首家“无废集团”。
吉利汽车“无废企业”典型案例的成功,折射出了滨江区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滨江区通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开展“无废集团”建设,不断推向纵深,由面上覆盖推向具体细胞的优化创建,由企业推广至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
接下来,滨江区将持续以“无废”理念为总牵引,以“无废细胞”建设为重点,以“一区一品”培育为抓手,实现“无废城市”建设跃升增效,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