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政务 > 政务动态 > 区情快递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政法系统来我区调研工作
来源: 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4-12-20 14:17 点击率:

在社区矫正中心,调研组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参观的方式,详细了解了社区矫正中心创建以来取得的成果。滨江区社区矫正中心高度对标司法部标准,落实“三区十八室”建设,成立杭州市首家区级社区矫正机构。紧扣数字化改革主线,创新推广“浙里连心”综合管理平台,聚合心理巡诊、心理驿站和心理救护模块,实现科学矫正、智慧矫正和精准矫治。打造“浙里安邦”重塑管理体系,做深做实做细安置帮教一件事,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全面规范发展。

滨江区司法局积极承建省信用平台技术底座及展馆建设,实现全省信用矫正信息一屏总览、一屏统管。在奋力推进“信用矫正”体系建设过程中,创新信用矫正三大机制,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由被动监管向主动自我约束的转变;打通一办两端接口,数字赋能实现业务流程两端运转;依托省级信用矫正的“123N”体系架构,搭建N类业务应用场景,帮助促使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在信用矫正展馆,调研组还观看了生动的“数字人司法猫”形象,体验了前沿科技赋能的“无感情绪识别系统”等项目。

此外,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滨江区特色反邪教育基地——关爱之家。工作人员围绕“关爱之家”服务宗旨、经验成果及教育帮扶等情况进行介绍。秉持“关注心灵、爱意无限、之江情暖、家和梦圆”的服务宗旨,“关爱之家”整合社会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群众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

随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长河司法所“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成果。长河司法所致力于打造“未来司法所”,秉承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理念,围绕“3456+N”模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基层法治、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三大生态”,划分公共服务、综合办公、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四区功能”。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化“先来这·@司法所”平台应用和推广,涵盖法治建设、法律服务、纠纷化解、预约办事等模块,实现7*24小时、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务,并嵌入藏书5万余册“硅谷书房”。

创新建立了“长河头”调解室,总结提炼了“长河头调解八法”,创新开展“日行一善”、“四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推行实施“四所一码五联共调”,迭代升级“警民联调”,联动律师事务所、共享法庭、市场监督管理所、心理服务中心等资源力量,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为辖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探索“所地融合,三社联动”新模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驻滨江区社区戒毒(康复)指导中心优势,有效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转化,为基层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两地就司法行政业务、“枫桥式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推进依法治理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长河司法所坚持和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标一流,积极打造未来服务型司法所,建设人民满意的窗口单位,积极完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在推动辖区内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切实发挥了预防矛盾纠纷“防火墙”、教育改造特殊人群“主阵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助推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法超市”的职能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政法系统来我区调研工作
发布时间: 2024-12-20
信息来源: 区司法局 浏览量:

在社区矫正中心,调研组通过听取介绍、实地参观的方式,详细了解了社区矫正中心创建以来取得的成果。滨江区社区矫正中心高度对标司法部标准,落实“三区十八室”建设,成立杭州市首家区级社区矫正机构。紧扣数字化改革主线,创新推广“浙里连心”综合管理平台,聚合心理巡诊、心理驿站和心理救护模块,实现科学矫正、智慧矫正和精准矫治。打造“浙里安邦”重塑管理体系,做深做实做细安置帮教一件事,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全面规范发展。

滨江区司法局积极承建省信用平台技术底座及展馆建设,实现全省信用矫正信息一屏总览、一屏统管。在奋力推进“信用矫正”体系建设过程中,创新信用矫正三大机制,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由被动监管向主动自我约束的转变;打通一办两端接口,数字赋能实现业务流程两端运转;依托省级信用矫正的“123N”体系架构,搭建N类业务应用场景,帮助促使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在信用矫正展馆,调研组还观看了生动的“数字人司法猫”形象,体验了前沿科技赋能的“无感情绪识别系统”等项目。

此外,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滨江区特色反邪教育基地——关爱之家。工作人员围绕“关爱之家”服务宗旨、经验成果及教育帮扶等情况进行介绍。秉持“关注心灵、爱意无限、之江情暖、家和梦圆”的服务宗旨,“关爱之家”整合社会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群众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

随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长河司法所“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成果。长河司法所致力于打造“未来司法所”,秉承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理念,围绕“3456+N”模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基层法治、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三大生态”,划分公共服务、综合办公、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四区功能”。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化“先来这·@司法所”平台应用和推广,涵盖法治建设、法律服务、纠纷化解、预约办事等模块,实现7*24小时、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务,并嵌入藏书5万余册“硅谷书房”。

创新建立了“长河头”调解室,总结提炼了“长河头调解八法”,创新开展“日行一善”、“四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推行实施“四所一码五联共调”,迭代升级“警民联调”,联动律师事务所、共享法庭、市场监督管理所、心理服务中心等资源力量,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为辖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探索“所地融合,三社联动”新模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驻滨江区社区戒毒(康复)指导中心优势,有效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促进教育转化,为基层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两地就司法行政业务、“枫桥式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推进依法治理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长河司法所坚持和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对标一流,积极打造未来服务型司法所,建设人民满意的窗口单位,积极完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在推动辖区内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切实发挥了预防矛盾纠纷“防火墙”、教育改造特殊人群“主阵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助推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法超市”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