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政务 > 走进滨江 > 区档案馆 > 专题展览
参加过中共六大的长河“红人”来耀先
来源: 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7-11 15:54 点击率:

5.PNG

来耀先,1893年出生在长河咸字里一户贫农家庭。借着剃头店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优势,悄悄在长河建立了以“坤记理发店”为中心的秘密联络点,积极投身革命。

1.jpg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2012年成立时,热心居民捐赠的民国时期的理发椅及相关的理发工具。(原物)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一家不起眼的理发店,一面满是疮痍的墙,写满了长河的红色记忆。

在长河老街,有一家理发店,长河最早期的共产党员来耀先(原名:来宝坤),就在这里以剃头为生。

1927年,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着中国南部大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波及数省。同年7月,来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坤记理发店”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长河党支部。而后,沿山、汤家桥等十一个党支部也相继成立,党员迅速发展至120多人。

2.jpg

1927年12月,由中华民国外交部给来耀先颁发的商务护照,出境赴莫斯科之用。(复印件)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来耀先被推选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民代表,从长河老街赴莫斯科,为此,中华民国外交部给他颁发商务护照,供出境赴莫斯科之用。

3.jpg4.jpg

1928年4月,来耀先以瓷器商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皮包和瓷盘是假扮商人的装备。(照片)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万里路迢迢,来耀先与省内另外四名代表,假扮瓷器商人,从绥芬河出境,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西伯利亚,奔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会场。

6.jpg

来耀先作为中共六大116号代表,在会上作“土地关系和农民运动”的报告。当时进行俄文速记,并在俄文速记稿的基础上做了翻译。(复印件)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作为116号代表,来耀先作了题为“土地关系和农民运动”的发言。报告里,来耀先痛诉农民之苦和劣绅之恶:农民有很多债务,每个月要征收2%利息;如果农民违反了指定组织的规则,他就会遭到毒打…“我们要求开展反对盐酒税的斗争!要求降低租金!”他一改往日小剥头匠的姿态,一口不流利的“萧普”异常响亮。他带来了长河农民的企盼,响彻在整个“六大”会场。

回国后,来耀先在杭州、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5年3月,在上海牺牲时年仅42岁。

风雨百年,鉴往知来。来耀先的故事是党波澜壮阔百年征程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参加过中共六大的长河“红人”来耀先
发布时间: 2024-07-11
信息来源: 区档案馆 浏览量:

5.PNG

来耀先,1893年出生在长河咸字里一户贫农家庭。借着剃头店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优势,悄悄在长河建立了以“坤记理发店”为中心的秘密联络点,积极投身革命。

1.jpg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2012年成立时,热心居民捐赠的民国时期的理发椅及相关的理发工具。(原物)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一家不起眼的理发店,一面满是疮痍的墙,写满了长河的红色记忆。

在长河老街,有一家理发店,长河最早期的共产党员来耀先(原名:来宝坤),就在这里以剃头为生。

1927年,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着中国南部大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波及数省。同年7月,来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坤记理发店”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长河党支部。而后,沿山、汤家桥等十一个党支部也相继成立,党员迅速发展至120多人。

2.jpg

1927年12月,由中华民国外交部给来耀先颁发的商务护照,出境赴莫斯科之用。(复印件)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来耀先被推选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民代表,从长河老街赴莫斯科,为此,中华民国外交部给他颁发商务护照,供出境赴莫斯科之用。

3.jpg4.jpg

1928年4月,来耀先以瓷器商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皮包和瓷盘是假扮商人的装备。(照片)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万里路迢迢,来耀先与省内另外四名代表,假扮瓷器商人,从绥芬河出境,冒着生命危险,穿越西伯利亚,奔赴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会场。

6.jpg

来耀先作为中共六大116号代表,在会上作“土地关系和农民运动”的报告。当时进行俄文速记,并在俄文速记稿的基础上做了翻译。(复印件)

(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  供图)

作为116号代表,来耀先作了题为“土地关系和农民运动”的发言。报告里,来耀先痛诉农民之苦和劣绅之恶:农民有很多债务,每个月要征收2%利息;如果农民违反了指定组织的规则,他就会遭到毒打…“我们要求开展反对盐酒税的斗争!要求降低租金!”他一改往日小剥头匠的姿态,一口不流利的“萧普”异常响亮。他带来了长河农民的企盼,响彻在整个“六大”会场。

回国后,来耀先在杭州、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5年3月,在上海牺牲时年仅42岁。

风雨百年,鉴往知来。来耀先的故事是党波澜壮阔百年征程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