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政务 > 政务动态 > 区情快递
500米公交站点100%全覆盖!滨江治堵保畅打造“青爱的城”
来源: 滨江发布 发布时间: 2024-07-29 09:23 点击率:

滨江是一座年轻之城,如何满足青年人美好生活需求?滨江从“治堵”和“交通畅行”入手。目前,全区有钱江湾花园、南环路公交站、滨文中心站等共13座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的公交站点有609处(含临时停靠、招呼站),实现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1%以上,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

其中,全区共有常规公交线路44条,定制专线18条。目前总配车辆300辆,日均客运量3.82万人。

1503M、1518M

体验“掐点版”公交

为了多休息一会儿,许多人选择“掐点”打卡,而为了让职场人准时到岗,滨江推出1503M、1518M“准时公交”。

早上8点30分左右,记者到达地铁5号线江晖路站,刚从地铁站C2口走出,就看见1503M开进滨康小区东公交站,几乎零等待。考虑到步行速度不同,1503M在公交站多等了一会儿,陆续有乘客上车。

据了解,1503M的发车时间为7点至10点,途径滨和国际科创园、中国空分大厦等共10站,目的地为越城巷滨文路口。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新生公交站。记者从地铁4号线和6号线交汇的中医药大学站出站,1518M公交车准时出现。据悉,1518M在6点10分至9点40分、16点10至19点10分的早晚高峰时间段。

“我们依托大数据技术采集各条线路的客流、站点信息,同时和公交集团协调调整了发车频次,尽量与地铁运营时间匹配,让乘客下地铁后即换乘公交,实现‘掐点体验’。”滨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了无缝换乘,滨江还通过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难点,以整治地铁站点“黑摩的”非法营运为契机,推出“公交+地铁”模式,新开辟7171M早晚高峰短途地铁接驳线,实现地铁站与写字楼点对点的接驳。星光时代大厦、杭州印大厦、明豪大厦等写字楼的员工便是最大受益者。数据显示,线路开通至今(仅早晚高峰),日均客流约300人次。

7170M

体验“滴滴版”公交

线上打车,除了“滴滴”,还有滨江的7170M路公交车。

早上10点26分,记者随机来到了其中一个站点,打开杭州公共交通APP,进入“云公交”预约,页面与线上打车软件别无二致,输入“当前位置”和“目的地”,几秒钟便有公交车接单,等待时长约6分钟,7170M如约而至。

公交进站后,确认车牌号后上车,与司机核对手机尾号,扫码(也可投币、刷卡),即刻出发。当记者问起“云公交”使用频率如何,司机说:“今天早上到现在,我都来不及上厕所。我刚送完上一单,就收到了你这一单。不过,下午相对空闲一些。”记者问到是否每单车上只有一人,司机说,就像顺风车,沿路有单子会把他们一起接上来。

“云上打公交”是去年夏天滨江在全市首推的服务。7170M的服务模式是“早高峰常规运营+平峰灵活运营”,即平峰时段可通过手机扫码“发起需求”进行约车服务,车辆在接收到约车信息后前往约车公交站点。具体时间为:平峰时段9:30至17:30,乘客须先预约方可发车;晚高峰时段17:30至20:30,阿里巴巴科技园、西可科技园上车乘客须线上预约方可停靠。

“因为我们区内互联网企业多,年轻人也多,对公共交通需求大,对公交运营的智能化操作接受能力强。同时这一新模式可减少平峰时段跑空车现象,减少能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符合我区‘地铁为主,公交为补’的发展趋势。”滨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有5000余人选择该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互联网小镇内各个企业员工。

1521M

体验“一老一小版”公交

1521M同样是去年夏天新开辟的路线。这条路线最大的特点,满足居民求知、购物、就医的需求。

它不仅连接杭州高新实验学校、钱塘实验小学、彩虹城小学等学校沿线,还滨江宝龙城及滨江最美樱花跑道,在解决“一老一小”出行问题的同时,为沿途市民的休闲购物提供更多便利。

开通以来,日均客流量不断上升,同比平均上涨约112.5%。

与此同时,滨江还有求知专线,覆盖了18所各类学校,日均保障中、小学生5000多人的顺利出行;就医专线则覆盖了浙二、儿保、武警医院及西兴、长河、浦沿卫生院、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医疗和生活场所,解决了居民看病及购物、生活等出行不便的难题,得到区内居民一致好评。

当然,关于公交线路的优化远不止于此。滨江区政协城建委调研报告指出, 1503M路公交线路的试运行优化,站点数量已经从15个降至10个,单程时间从原先的35分钟降至12分钟。在177M、7175M(原1507M)两条线路推出“响应式停靠”服务,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不停靠站,慢速滑行通过,以减少乘客在途时间。在沿途有需求、设站困难的住宅小区和园区,增设“招呼站”等形式,实现灵活乘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区已开通5条地铁线、设有18座地铁站(含5座换乘站),线路总长约33.2千米。杭州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已于2022年11月14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届时,该区将设有1、4、5、6、7、18共6条地铁线路,总里程将达到约43.9千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500米公交站点100%全覆盖!滨江治堵保畅打造“青爱的城”
发布时间: 2024-07-29
信息来源: 滨江发布 浏览量:

滨江是一座年轻之城,如何满足青年人美好生活需求?滨江从“治堵”和“交通畅行”入手。目前,全区有钱江湾花园、南环路公交站、滨文中心站等共13座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的公交站点有609处(含临时停靠、招呼站),实现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1%以上,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

其中,全区共有常规公交线路44条,定制专线18条。目前总配车辆300辆,日均客运量3.82万人。

1503M、1518M

体验“掐点版”公交

为了多休息一会儿,许多人选择“掐点”打卡,而为了让职场人准时到岗,滨江推出1503M、1518M“准时公交”。

早上8点30分左右,记者到达地铁5号线江晖路站,刚从地铁站C2口走出,就看见1503M开进滨康小区东公交站,几乎零等待。考虑到步行速度不同,1503M在公交站多等了一会儿,陆续有乘客上车。

据了解,1503M的发车时间为7点至10点,途径滨和国际科创园、中国空分大厦等共10站,目的地为越城巷滨文路口。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新生公交站。记者从地铁4号线和6号线交汇的中医药大学站出站,1518M公交车准时出现。据悉,1518M在6点10分至9点40分、16点10至19点10分的早晚高峰时间段。

“我们依托大数据技术采集各条线路的客流、站点信息,同时和公交集团协调调整了发车频次,尽量与地铁运营时间匹配,让乘客下地铁后即换乘公交,实现‘掐点体验’。”滨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了无缝换乘,滨江还通过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难点,以整治地铁站点“黑摩的”非法营运为契机,推出“公交+地铁”模式,新开辟7171M早晚高峰短途地铁接驳线,实现地铁站与写字楼点对点的接驳。星光时代大厦、杭州印大厦、明豪大厦等写字楼的员工便是最大受益者。数据显示,线路开通至今(仅早晚高峰),日均客流约300人次。

7170M

体验“滴滴版”公交

线上打车,除了“滴滴”,还有滨江的7170M路公交车。

早上10点26分,记者随机来到了其中一个站点,打开杭州公共交通APP,进入“云公交”预约,页面与线上打车软件别无二致,输入“当前位置”和“目的地”,几秒钟便有公交车接单,等待时长约6分钟,7170M如约而至。

公交进站后,确认车牌号后上车,与司机核对手机尾号,扫码(也可投币、刷卡),即刻出发。当记者问起“云公交”使用频率如何,司机说:“今天早上到现在,我都来不及上厕所。我刚送完上一单,就收到了你这一单。不过,下午相对空闲一些。”记者问到是否每单车上只有一人,司机说,就像顺风车,沿路有单子会把他们一起接上来。

“云上打公交”是去年夏天滨江在全市首推的服务。7170M的服务模式是“早高峰常规运营+平峰灵活运营”,即平峰时段可通过手机扫码“发起需求”进行约车服务,车辆在接收到约车信息后前往约车公交站点。具体时间为:平峰时段9:30至17:30,乘客须先预约方可发车;晚高峰时段17:30至20:30,阿里巴巴科技园、西可科技园上车乘客须线上预约方可停靠。

“因为我们区内互联网企业多,年轻人也多,对公共交通需求大,对公交运营的智能化操作接受能力强。同时这一新模式可减少平峰时段跑空车现象,减少能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符合我区‘地铁为主,公交为补’的发展趋势。”滨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已有5000余人选择该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互联网小镇内各个企业员工。

1521M

体验“一老一小版”公交

1521M同样是去年夏天新开辟的路线。这条路线最大的特点,满足居民求知、购物、就医的需求。

它不仅连接杭州高新实验学校、钱塘实验小学、彩虹城小学等学校沿线,还滨江宝龙城及滨江最美樱花跑道,在解决“一老一小”出行问题的同时,为沿途市民的休闲购物提供更多便利。

开通以来,日均客流量不断上升,同比平均上涨约112.5%。

与此同时,滨江还有求知专线,覆盖了18所各类学校,日均保障中、小学生5000多人的顺利出行;就医专线则覆盖了浙二、儿保、武警医院及西兴、长河、浦沿卫生院、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医疗和生活场所,解决了居民看病及购物、生活等出行不便的难题,得到区内居民一致好评。

当然,关于公交线路的优化远不止于此。滨江区政协城建委调研报告指出, 1503M路公交线路的试运行优化,站点数量已经从15个降至10个,单程时间从原先的35分钟降至12分钟。在177M、7175M(原1507M)两条线路推出“响应式停靠”服务,无乘客上下车时,车辆不停靠站,慢速滑行通过,以减少乘客在途时间。在沿途有需求、设站困难的住宅小区和园区,增设“招呼站”等形式,实现灵活乘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区已开通5条地铁线、设有18座地铁站(含5座换乘站),线路总长约33.2千米。杭州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已于2022年11月14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届时,该区将设有1、4、5、6、7、18共6条地铁线路,总里程将达到约43.9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