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涉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在高新区(滨江)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惠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唐学兵,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区委副书记沈波等出席。
现场,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司法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开展圆桌对话。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强化专项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知识产权增值服务体系;持续建强服务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推广中心建设,上线全国首个基于AI的国际标准推广系统;持续拓展转化利用场景,创新保贷联动促进专利公开实施、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百亿大关;持续完善法治护航格局,广泛凝聚行政、司法、行业、社会等多方力量,设立滨江法院数据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共享法庭,不断优化多跨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区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98件,调解纠纷2600余件;专利授权量1.8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6.4件,均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
当前,高新区(滨江)主动抢抓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先导区建设机遇,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引进培育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90家。高新区(滨江)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持续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共生演进、融合发展。
5月9日,涉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在高新区(滨江)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惠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唐学兵,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区委副书记沈波等出席。
现场,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司法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开展圆桌对话。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强化专项政策引领,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知识产权增值服务体系;持续建强服务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推广中心建设,上线全国首个基于AI的国际标准推广系统;持续拓展转化利用场景,创新保贷联动促进专利公开实施、商标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百亿大关;持续完善法治护航格局,广泛凝聚行政、司法、行业、社会等多方力量,设立滨江法院数据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共享法庭,不断优化多跨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区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98件,调解纠纷2600余件;专利授权量1.8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6.4件,均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
当前,高新区(滨江)主动抢抓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先导区建设机遇,全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引进培育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90家。高新区(滨江)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持续促进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共生演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