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政务 > 政务动态 > 区情快递
低空之下,滨江乘风起
来源: 天堂硅谷报 发布时间: 2025-05-08 15:52 点击率:

碧空如洗。滨江世茂智慧之门楼顶,一架绿色Bell505直升机绕行一圈,缓缓降落至停机坪。“在空中鸟瞰城市,视角特别不一样,发现城市的广度还是很大的。”首次体验“飞的”,王女士直呼,“毛洋气嘞!”

从去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4月,高新区(滨江)《关于打造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施行,新鲜的低空经济场景正以多样的姿态,融入滨江市民的生活。

在这个全新的 “风口” 之上,有人顺势而为、果断转型,有人迎风而起、迭代升级。越来越多“概念验证”向“价值创造”转换的新场景,正在钱塘江南岸悄然涌现。

场景01

全域布点30个机巢

3分钟内到达现场

这是朱梦达从事大气巡查技术服务的第二年。作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一名线下巡查技术服务人员,他每天首要任务是关注每小时空气质量的均值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即行动。”

他口中的“行动”,便是派出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监测设备进行走航溯源。

一个月前的夜里,滨江区域PM2.5浓度监测数据突发异常高值。分局立即启动无人机走航监测系统,实施网格化飞行,开展动态扫描、数据监测分析,依托多点位实时数据比对与空间浓度分布建模,通过数据平台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存在疑似污染源的异常区域。“随后我们又对工地内部进行了更为精细化地内部走航,最终锁定高值源于工地东南角位置,再通过专人现场巡查,发现存在裸土未有效覆盖的问题,工作人员要求施工现场立马进行整改。”他说。

在朱梦达看来,当环境监测设备结合无人机使用,不管是效率还是精准度,都大大提升。而就在今年,他的监测工作又有了“新帮手”,随着滨江区空管中心的成立,他还可以通过“呼叫空管”来精准锁定污染源位置。

“空管中心的无人机飞行巡查,能够让我立马收到‘情报’。”他说,同样是上个月,他接到了空管中心提示,滨江出现颗粒物异常高值,最终通过飞行巡查记录的视频,确定了问题所在位置。随即,他联系相关责任单位,立刻进行了整改。

除了接收“情报”外,朱梦达还可以通过对接空管中心调取空管中心无人机巡查影像,对历史数据异常点位进行回溯分析。“通过无人机巡查监控的视频画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截图,并发给相关单位,及时完成整改,相关单位也会把现场照片发还给我,形成闭环。”他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滨江区空管中心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部署7个车载无人机、30个自动机巢,实现全区无人机“3分钟内到达现场”。在政务侧方面,通过承接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需求,研发上线了人员识别、人流测算、车流测算等10个空中算法。“我们日均政务需求91架次、飞行时长18.5小时,能够有力支撑相关部门业务。”区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场景02

驾校开启“飞手”培训,首批学员迈入考场

最近,无人机教练褚庆东有些忙碌。他在杭州翔力驾校教授的首批学员即将迈入考场,“这两天预约来练习的学员不少,每位学员练习过程中,我都需要陪同操控。”

褚庆东今年20岁,已有两年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教龄。“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毕业后就考了教练员证,此前在安徽做教练,今年刚来滨江。”今年3月1日,翔力驾校作为杭州首批具备民航相关资质的驾培机构,正式上线无人机执照培训基地,面向全社会培训无人机“飞手”,他则成了基地的首名教练。

拿下这个驾培资质可不简单。翔力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前后投入了30余万元,还专门对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方便学员实操练习。据了解,翔力驾校首期开设了四种CAAC(中国民航局)证书培训课程,包括小型多旋翼驾驶员、小型多旋翼机长、中型多旋翼驾驶员和中型多旋翼机长,并计划未来增设垂直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机型培训课程。根据机型不同,培训价格在8800元到28000元不等,培训过程包括理论、模拟、实操等环节。

“目前大概招募了20多名学员。”该负责人说,最近来咨询报名的人很多,“大多数报名的都是‘00后’,来咨询的基本都是看中就业前景。”

无人机培训更注重实践操作。“最难的项目应该是地面战和盲飞,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可能连听懂考试规则都有困难。”他说。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来练习八字飞行项目的“99后”小伙。只见他和教练并排站立,让无人机从中心点起飞后,沿着预定轨道缓慢行进。“考虑到无人机就业前景还挺广的,就想来试试考证。”他说,自己前后练了大概20多天,对考试挺有信心。

翔力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正在发展的“风口”上,他们也是看中了无人机执照培训的市场潜力,“主管部门鼓励我们试水,我们也愿意在新赛道上继续努力。”

场景03

民航飞行员俯冲到“低空”,带你探寻驾驶舱秘密

常年翱翔于蓝天的民航飞行员王修雨,在钱塘江畔有了新的经停点。

今年1月,他在位于缤纷街615号的滨江区自贸大厦成立了一家专注于低空飞行的通用航空公司——浙江城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际通用”)。这段时间,他马不停蹄地推进着公司前期筹备事宜:申报飞机适航证、注册无线电台执照……

“在浙江、在杭州,这条赛道上的人并不多。这两年,各地争先恐后地发布政策,我想,这是个好时机。”20年前,王修雨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头扎进航空领域,修过飞机、干过飞行教员,后来又去民航开过波音大飞机……一点一滴中,也算是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从万米高空,俯冲至千米低空,民航飞行员会带来哪些新场景?

据介绍,在城际通用开展业务的通用机场中,市民可以登上飞机,体验低空飞行,从空中俯瞰美景,并在飞行教员手把手的指导下体验开飞机。目前,为提供更加安全的保证,公司已确定选取配置配备整机降落伞的德国CTLS飞机作为主力机型。

“每个人都向往蓝天,向往那份自由。”王修雨记忆里,在儿子三年级时,他去小学里讲述飞行员职业启蒙课程,同学们的一番讨论让他颇为动容:“他们很喜欢研究飞机,像是波音737、国产C919都如数家珍,有些冷门知识甚至差点把我问倒了。我问孩子们如何知道这么多航空知识?他们说在课外书和手机上看的。于是追问,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摸摸真飞机,去驾驶舱坐一坐。他们异常兴奋,都说非常想。”王修雨说,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后续,公司计划推出系列航空研学游,让小朋友能够真正学习和体验航空知识,去驾驶舱里探寻飞行的秘密。

除此之外,城际通用航空还开设了飞行驾照培训课程。“这类‘驾照’以飞行体验为主,身体条件要求也非常宽泛,只要年满17周岁,能正常操作沟通即可。”王修雨坦言,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放开,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或许学习飞机驾照能够成为一项技能,让未来多一种职业选择。

场景04

从“0”到“1”, 让空中交通更有序更规范

地面交通有交警指挥,有交通灯控制,还有道路摄像头来维持秩序。那把 “路” 修到天空以后,空中交通秩序该如何保证安全?4月26日,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比赛现场,朱晓东与团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拿下“低空产业数据安全规范化技术”全国二等奖,并包揽最具投资潜力、最佳展示、答辩之星和未来领航四个单项奖。

“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要管控好低空空域的安全,是一个体系化的事情。这次我们带来的是《城市级低空经济服务数据安全体系构建方案》,主要聚焦低空场景下数据安全体系的具体构建问题。”曾在网络安全领域奔走了十余年的朱晓东说,低空安全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对他、对团队而言,都是一个“从0到1”的崭新阶段。

朱晓东提及的“0”,始于去年冬天。2024年11月底,安恒信息与凡双科技合作成立了杭州安恒低空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之初,公司的发展方向就十分明确——专注于解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提供面向城市级低空安全整体保障的方案及产品。

短短半年内,肩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一身的朱晓东领着团队走南闯北,不断调研持续摸索,提出了“城市级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不仅阐述了低空空域运行安全、低空系统运行安全、低空数据安全、低空可信数据空间等低空经济安全保障的关注要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低空安全必须前置、左移的观点:要把飞行安全风险控制在飞起来之前,建立城市低空经济安全台账。

“先让‘无人机敢飞、能飞、规模飞’‘运营者更放心、低空发展更迅速’,再到‘从低空经济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三步走来保障空中交通更规范更有序。”朱晓东介绍,目前围绕该体系,公司已针对性地打造了“低空空域安全监管底座”“低空安全检测检验实验室”“城市级低空数字安全服务”三大特色业务板块,在杭州、苏州、济南等地的城市级低空安全建设工作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而朱晓东的故事,仅是其中的“1”。在前段时间召开的物联网“e谷早餐会”,他与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一同解读即将施行的《意见》。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献智献计,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在政策好了,是个好‘风口’。”“当前,低空相关政策的频繁发布,将显著助推行业发展。”“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安全。”……透过这场“e谷早餐会”,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滨江企业正借着低空经济的东风,积极寻找发展机遇。从“0”到“1”,再到“+∞”,它们如同一个个“岛屿”,与各方紧密相连,在低空领域蓄势待发,即将振翅高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阳光政务
低空之下,滨江乘风起
发布时间: 2025-05-08
信息来源: 天堂硅谷报 浏览量:

碧空如洗。滨江世茂智慧之门楼顶,一架绿色Bell505直升机绕行一圈,缓缓降落至停机坪。“在空中鸟瞰城市,视角特别不一样,发现城市的广度还是很大的。”首次体验“飞的”,王女士直呼,“毛洋气嘞!”

从去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4月,高新区(滨江)《关于打造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施行,新鲜的低空经济场景正以多样的姿态,融入滨江市民的生活。

在这个全新的 “风口” 之上,有人顺势而为、果断转型,有人迎风而起、迭代升级。越来越多“概念验证”向“价值创造”转换的新场景,正在钱塘江南岸悄然涌现。

场景01

全域布点30个机巢

3分钟内到达现场

这是朱梦达从事大气巡查技术服务的第二年。作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一名线下巡查技术服务人员,他每天首要任务是关注每小时空气质量的均值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就要立即行动。”

他口中的“行动”,便是派出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监测设备进行走航溯源。

一个月前的夜里,滨江区域PM2.5浓度监测数据突发异常高值。分局立即启动无人机走航监测系统,实施网格化飞行,开展动态扫描、数据监测分析,依托多点位实时数据比对与空间浓度分布建模,通过数据平台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存在疑似污染源的异常区域。“随后我们又对工地内部进行了更为精细化地内部走航,最终锁定高值源于工地东南角位置,再通过专人现场巡查,发现存在裸土未有效覆盖的问题,工作人员要求施工现场立马进行整改。”他说。

在朱梦达看来,当环境监测设备结合无人机使用,不管是效率还是精准度,都大大提升。而就在今年,他的监测工作又有了“新帮手”,随着滨江区空管中心的成立,他还可以通过“呼叫空管”来精准锁定污染源位置。

“空管中心的无人机飞行巡查,能够让我立马收到‘情报’。”他说,同样是上个月,他接到了空管中心提示,滨江出现颗粒物异常高值,最终通过飞行巡查记录的视频,确定了问题所在位置。随即,他联系相关责任单位,立刻进行了整改。

除了接收“情报”外,朱梦达还可以通过对接空管中心调取空管中心无人机巡查影像,对历史数据异常点位进行回溯分析。“通过无人机巡查监控的视频画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截图,并发给相关单位,及时完成整改,相关单位也会把现场照片发还给我,形成闭环。”他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滨江区空管中心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部署7个车载无人机、30个自动机巢,实现全区无人机“3分钟内到达现场”。在政务侧方面,通过承接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需求,研发上线了人员识别、人流测算、车流测算等10个空中算法。“我们日均政务需求91架次、飞行时长18.5小时,能够有力支撑相关部门业务。”区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场景02

驾校开启“飞手”培训,首批学员迈入考场

最近,无人机教练褚庆东有些忙碌。他在杭州翔力驾校教授的首批学员即将迈入考场,“这两天预约来练习的学员不少,每位学员练习过程中,我都需要陪同操控。”

褚庆东今年20岁,已有两年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教龄。“学校里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毕业后就考了教练员证,此前在安徽做教练,今年刚来滨江。”今年3月1日,翔力驾校作为杭州首批具备民航相关资质的驾培机构,正式上线无人机执照培训基地,面向全社会培训无人机“飞手”,他则成了基地的首名教练。

拿下这个驾培资质可不简单。翔力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前后投入了30余万元,还专门对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方便学员实操练习。据了解,翔力驾校首期开设了四种CAAC(中国民航局)证书培训课程,包括小型多旋翼驾驶员、小型多旋翼机长、中型多旋翼驾驶员和中型多旋翼机长,并计划未来增设垂直固定翼和无人直升机机型培训课程。根据机型不同,培训价格在8800元到28000元不等,培训过程包括理论、模拟、实操等环节。

“目前大概招募了20多名学员。”该负责人说,最近来咨询报名的人很多,“大多数报名的都是‘00后’,来咨询的基本都是看中就业前景。”

无人机培训更注重实践操作。“最难的项目应该是地面战和盲飞,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可能连听懂考试规则都有困难。”他说。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来练习八字飞行项目的“99后”小伙。只见他和教练并排站立,让无人机从中心点起飞后,沿着预定轨道缓慢行进。“考虑到无人机就业前景还挺广的,就想来试试考证。”他说,自己前后练了大概20多天,对考试挺有信心。

翔力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正在发展的“风口”上,他们也是看中了无人机执照培训的市场潜力,“主管部门鼓励我们试水,我们也愿意在新赛道上继续努力。”

场景03

民航飞行员俯冲到“低空”,带你探寻驾驶舱秘密

常年翱翔于蓝天的民航飞行员王修雨,在钱塘江畔有了新的经停点。

今年1月,他在位于缤纷街615号的滨江区自贸大厦成立了一家专注于低空飞行的通用航空公司——浙江城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际通用”)。这段时间,他马不停蹄地推进着公司前期筹备事宜:申报飞机适航证、注册无线电台执照……

“在浙江、在杭州,这条赛道上的人并不多。这两年,各地争先恐后地发布政策,我想,这是个好时机。”20年前,王修雨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一头扎进航空领域,修过飞机、干过飞行教员,后来又去民航开过波音大飞机……一点一滴中,也算是见证了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从万米高空,俯冲至千米低空,民航飞行员会带来哪些新场景?

据介绍,在城际通用开展业务的通用机场中,市民可以登上飞机,体验低空飞行,从空中俯瞰美景,并在飞行教员手把手的指导下体验开飞机。目前,为提供更加安全的保证,公司已确定选取配置配备整机降落伞的德国CTLS飞机作为主力机型。

“每个人都向往蓝天,向往那份自由。”王修雨记忆里,在儿子三年级时,他去小学里讲述飞行员职业启蒙课程,同学们的一番讨论让他颇为动容:“他们很喜欢研究飞机,像是波音737、国产C919都如数家珍,有些冷门知识甚至差点把我问倒了。我问孩子们如何知道这么多航空知识?他们说在课外书和手机上看的。于是追问,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摸摸真飞机,去驾驶舱坐一坐。他们异常兴奋,都说非常想。”王修雨说,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后续,公司计划推出系列航空研学游,让小朋友能够真正学习和体验航空知识,去驾驶舱里探寻飞行的秘密。

除此之外,城际通用航空还开设了飞行驾照培训课程。“这类‘驾照’以飞行体验为主,身体条件要求也非常宽泛,只要年满17周岁,能正常操作沟通即可。”王修雨坦言,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放开,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或许学习飞机驾照能够成为一项技能,让未来多一种职业选择。

场景04

从“0”到“1”, 让空中交通更有序更规范

地面交通有交警指挥,有交通灯控制,还有道路摄像头来维持秩序。那把 “路” 修到天空以后,空中交通秩序该如何保证安全?4月26日,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比赛现场,朱晓东与团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拿下“低空产业数据安全规范化技术”全国二等奖,并包揽最具投资潜力、最佳展示、答辩之星和未来领航四个单项奖。

“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要管控好低空空域的安全,是一个体系化的事情。这次我们带来的是《城市级低空经济服务数据安全体系构建方案》,主要聚焦低空场景下数据安全体系的具体构建问题。”曾在网络安全领域奔走了十余年的朱晓东说,低空安全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对他、对团队而言,都是一个“从0到1”的崭新阶段。

朱晓东提及的“0”,始于去年冬天。2024年11月底,安恒信息与凡双科技合作成立了杭州安恒低空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之初,公司的发展方向就十分明确——专注于解决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提供面向城市级低空安全整体保障的方案及产品。

短短半年内,肩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一身的朱晓东领着团队走南闯北,不断调研持续摸索,提出了“城市级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不仅阐述了低空空域运行安全、低空系统运行安全、低空数据安全、低空可信数据空间等低空经济安全保障的关注要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低空安全必须前置、左移的观点:要把飞行安全风险控制在飞起来之前,建立城市低空经济安全台账。

“先让‘无人机敢飞、能飞、规模飞’‘运营者更放心、低空发展更迅速’,再到‘从低空经济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三步走来保障空中交通更规范更有序。”朱晓东介绍,目前围绕该体系,公司已针对性地打造了“低空空域安全监管底座”“低空安全检测检验实验室”“城市级低空数字安全服务”三大特色业务板块,在杭州、苏州、济南等地的城市级低空安全建设工作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而朱晓东的故事,仅是其中的“1”。在前段时间召开的物联网“e谷早餐会”,他与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一同解读即将施行的《意见》。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献智献计,共同探讨低空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在政策好了,是个好‘风口’。”“当前,低空相关政策的频繁发布,将显著助推行业发展。”“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安全。”……透过这场“e谷早餐会”,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滨江企业正借着低空经济的东风,积极寻找发展机遇。从“0”到“1”,再到“+∞”,它们如同一个个“岛屿”,与各方紧密相连,在低空领域蓄势待发,即将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