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 |||
| |||
“现在,执法检查不仅频次少了,还会提前发清单让我们自查,整改好了甚至还能预约复检,完全不耽误生产。”日前,滨江区某制造企业负责人对前来回访的执法人员感慨道。这一变化,正是滨江区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据悉,今年以来,滨江区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精准举措,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安心——截至8月,区内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同比下降46.14%,“检查扰企”问题大幅减少,为企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创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精准监督的背后,是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滨江区依托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2024年以来区内企业被检查、被处罚的相关数据展开深度分析研判,细致梳理执法检查的频次、内容、结果等关键信息,为靶向监督执法行为筑牢了数据根基。 此外,为倾听企业心声,区司法局还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意见:随机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座谈会,在面对面交流中捕捉真实诉求;组织专人深入企业走访,在实地调研中摸清执法检查的实际情况;通过电话问询与企业负责人深度沟通,全面了解一线感受。截至目前,已精准对接企业80余家,全面征集执法问题线索及改进建议。 “过去是出了问题再整改,现在是提前预告、主动防范。”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行政总监拿出手机里的“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上面详细列明了联合检查事项,他说:“现在有了清单,一年要查什么、怎么查都清清楚楚。” 而这也是滨江推动涉企执法从“突击检查”向“清单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区司法局印发《滨江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重点任务清单》,将工作细化为13项具体任务目标,从源头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 “我们正推动从‘机械服务’向‘能动执法’深度转型。”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专门召开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工作专题推进会,对信息公开公示、检查流程规范、频次科学控制等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每一次行政检查都于法有据、有理有度。 未来,滨江也将持续完善涉企执法监督机制,以更精准的监督紧盯执法全流程,为企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保驾护航,让“平安法治”成为滨江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